如果留下一个完整的国,那么要不了30年,也许20年之后,国就将再次成为帝国的号对手,其威胁甚至比德国还要大。如果不能彻底击败国,或者是让国无条件投降的话。那么就不可能分裂国,也就达不到彻底解决威胁的目的。
对政治家来说,牺牲多少军人是次要的问题,最主要的还是投与收益谁更大一。这是个很难以衡量的问题。彻底击败国的投肯定相当大,可收益也绝对不小。如果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,那么薛希岳就很难决定了。
当时,最理想的结局就是国意识到他们已经彻底的输掉了战争,因此无条件投降,这样就可以避免让帝国付更大的战争代价,而且还能够把德国与波斯排除在国之外,从而打击这两个潜在的对手。可问题是,要怎么才能够让国意识到已经输掉了战争,而且让国总统知,不投降,国就将被彻底的摧毁呢?
歼灭大西洋舰队是一个契机。虽然国国土辽阔,本土资源极为丰富,在不依靠海外资源的情况下都能够持下来,但是国本仍然是一个海洋型的国家,而且是众多大国中唯一一个面向两大洋的国家,其最发达,繁荣,工业与人最集中的就是东沿海地区,失去了海军的保护,国的东沿海地区就如同一个没有穿铠甲的士兵,本就没有任何安全可言。
十二月中旬,薛希岳的秘密特使就去了哥比亚,当时哥比亚还没有加同盟国集团,是战争中的中立国,唐帝国与国都在这里设有大使馆。也就是说,这时候薛希岳就在设法与国接,希望国能够理智的选择投降,而不是顽抗到底。这也是第一次就国投降的问题,双方行了正式的秘密谈判。当时谈判是严格保密的,帝国内阁知谈判这件事的人不超过5个人,而且战后帝国政府也一直没有公布相关的文件,至于双方谈了些什么,外界传的都只是传闻而已。
国大西洋舰队被歼灭,也是大战的重大转折之一。从此开始,国失去了任何战略反击能力,完全转为被动挨打。表面上,歼灭大西洋舰队与战略轰炸没有太大的联系,可实际上,正是在大西洋舰队被掉之后,帝国陆海两军的重就全转移到了战略轰炸上来,也正是通过大规模的战略轰炸,最终让国全面转了本土的战略防御作战。在后来持续了数个月的战略轰炸之中,国从始至终都没有行任何有效的反击。因此,在大西洋舰队被歼灭之后,战争正式了收尾阶段,也就是所谓的战争末期。
这是谈仁皓在大战期间指挥过的最后一次海战,也是他在帝国海军中,以前线司令官的份指挥的最后一次战斗从21年战争爆发,到28年底,在七年零四个月中,谈仁皓指挥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,几乎参加了所有有决定意义的海战。虽然谈仁皓并没有指挥歼灭大西洋舰队的两场战斗,但是他却是这场战役的帝国舰队总指挥官。对他来说,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