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六个办公室(10/10)

小组或办公室,专门与总理联系,向总理负责。这些人加起来,比原来的总理办公室秘书多几倍;真是简了一个机构,臃了整个国务院机关,实在得不偿失。

到了“文化大革命”时,林彪、“四人帮”多次向总理发难,总理值班室也撤销了,秘书纷纷被下放,连老卫士长成元功也由于江青发难而被下放。最困难时,总理边只剩了一名秘书。而卫士的工作也只剩我和振普,由我负起卫士长的职责。总理病重后,才又调来乔金旺,算是增加了一名卫士,照顾住院的总理…总理同秘书的关系非常亲密,对每个秘书的经历、品格、能力、思想及家状况都了如指掌;他可以用指示我们行动,那一默契就像用生电磁波建立了一条线。

实际上也有“线”由我给每个秘书与总理之间安装了电铃,总理亲自约定“联络暗号”比如外事组的办公室,总理约定:“我一下就是叫列,两下是找陈浩,三下呢,就是邓光来。”接着转向杨纯:“你们办公室呢,一下是叫你来,两下是找许明…”

总理办公室撤销时,总理对秘书们说:“既然解散了,咱们就一块吃顿饭,照个相吧。”

总理敬大家茅台酒,藏心底的那难言的复杂情渐渐随着酒力溢于颜。他那漉漉的目光逐一在我们的脸孔上注视,然后缓缓过。末了,气,猛地把转向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同志,用情绪起伏的声音命令式地说:“从我这里离开的同志,你一定要给予很好的安排。没有安排好的不走,仍是我这里的人!”

然而,与“让秘书牵着鼻走”又怎么能成为一回事呢?稽。

无论那时还是现在,确实存在“让秘书牵着鼻走”的,特别是有的懒,养尊优的,缺少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的。总理是位“事必躬亲”无比勤奋的人,我们全秘书加起来也无法比他的聪明才智,怎么可能牵着他的鼻走?

大凡当秘书的都不是傻瓜,知有的首长好“哄”有的首长好“唬”;有的事能“哄”有的事不能“哄”但是对周总理,何时何地,任何一件事都“哄”不得“唬”不了。

有次总理同廖承志等讨论港澳问题,谈话中,周恩来随问一句:“香港和九龙的总面积是多少?”

廖承志跟总理那么久,再了解不过。不知就说不知,理不生气;不知装知,总理准生气。

迎着周恩来的目光,廖承志老老实实摇:“不知。”

总理的目光转向负责港澳工作的秘书。也许是见到在场的人都不知,而总理的询问只是随便问问,并不是要写到文件里?何况他脑里似乎有印象,便回答一句:

“十几万方公里。”

稽!”总理然变了“浙江省才有多大面积?啊!”这位秘书立刻胀红了脸,也似低下;过去只知总理容不得“可能”、“大概”、“估计”一类词,所以从汇报和回答里抹去了这一类词。没想到这一次更糟…“知就是知,不知就是不知,这样蒙哄是决不允许的!”周恩来声俱厉。

有这样一次,下次谁还敢蒙哄?

有的秘书说,当翻译的最好蒙哄首长,只要说,翻译不够准确首长也不懂。

但是对周总理就不行。英、德、日、俄、法,这些语言总理都懂。外事秘书列就曾说:“你要是什么地方漏译或错译,总理上就能发现。这就是给他当翻译的不易之——你甭想蒙混过关。”

有一次,列把“帝国主义”译成了“国人”总理立刻提醒:“错了,是帝国主义,不要译成国人,纠正过来。”

还有一次,总理讲到“无神论者”列一下想不起来这个词儿,卡壳了。只好老实告诉周恩来:“总理,‘无神论者’这个词我一下想不起来了,您用英文提个醒吧。”

正因为总理懂外语。所以了解翻译的难和苦衷,所以给他当翻译也有容易之

比如泽东同外宾谈话,仍然保持一贯的语言风格,成语典故随手拈来,国人听来生动、人、刻,翻译可就苦了,常常无法用外语表达来。总理同外宾讲话,尽量不用或少用难译的成语典故,句造得平易、朴素、准确,甚至一些计量单位也换算成公顷、公斤、米来讲,而不用亩、市斤、尺:等国内市制,以免翻译作难。

总理有一次批评秘书韦明,讲过一句很严厉的话:“你知尔是什么的?你是我的秘书!”这句话是1954年讲的。那以后,这话像长鸣的警钟一样,伴着我们度过了跟随总理的全时光。每个秘书都不忘自己的职责,也清楚地知自己是什么分,应该站在什么位置,或说只能站在什么位置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