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整的、最重要的战略基地。北占东北,南下长江,都主要依靠山东。
四、罗荣桓在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地区,好了决定中国革命成败的事业。
五、罗荣桓到山东的第一天,就想的是把山东全拿过来,就想到为把全国拿下来尽义务。
…
十、罗荣桓最守纪律。连岗都说,罗荣桓是党内的圣人,不敢去找罗荣桓说。从饶问题上看,最正直的人,是罗荣桓、邓小平、陈云。
现在,这位“无私利”、“看得破”、“算得到”、“最守纪律’、“最正直的人”这位可以同泽东“一辈共事的人”这位“党内的圣人”他不同意林彪任国防长,他鼎力举荐贺龙任国防长。
贺龙是称职的国防长,这一泽东同罗荣桓并无分歧。用一句泽东常讲的话:死了张屠夫,也不会就吃混猪。即便林彪、贺龙都不在了,也还是能找到称职的国防长。
问题在于林彪、贺龙哪一个任国防长更好些?
泽东重考虑着罗荣桓的两句话。
“林彪不好。”这是实话,但泽东在下决心前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,不再成为动摇决心的理由。
“国防长不要只从一方面军。”这个意见很有分量。中国革命是农村包围城市,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。每一个“星星之火”都曾是独立的,是分散独立作战,形成众多的“山”这是客观现实,甚至在延安躲防空有时都能觉到这“山”的存在。作为最决策者,泽东不能不考虑那个“平衡”问题。
彭德怀和林彪都是一方面军的,这个问题不能不考虑。然而,这个问题足以改变曾经思考后的决心
良久,泽东在纸上画了一个圈…
一九五九年八月十七日,中央任命林彪为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长。
这是泽东反复斟酌思考后在纸上留住的那个名字。
同时,中央任命贺龙为军委副主席。
主席说:“军委的工作,林在家林主持,林不在家贺主持。”
这个第二副主席在过去没有专设。彭德怀任国防长时,泽东为使他“放开手脚”给林彪发了转业费。这次林彪任国防长,泽东没考虑让他“放开手脚”增设一个第二副主席,并且“林在家林主持,林不在家贺主持”这无疑是重视罗荣桓举荐的一个结果,同时也照顾到林彪不好,常要闭门养病。
一九五九年之夏,发生在庐山上的这一幕,泽东和彭德怀都是悲剧式人,但他们都是英雄了英雄该的英雄事。
彭德怀抡起胳膊为人民“鼓与”不怕杀,不怕坐牢,不怕开除党籍,不怕妻离友散,不怕从此开始的一连串厄运和苦难,也因此而更加芳千古。
泽东作为经天纬地的政治家、大谋略家、一代领袖,在党和国家和民族陷于危困之际,不踌躇不沮丧,依然冲力扬,不惜付大代价,不怕为此担历史骂名,果断决策,保证和维护那“统一的思想”“统一的意志”以及丝毫不能损伤的“凝聚力”无疑,这是战胜困难,渡过危机的首要条件。
他成功在随之而来的三年严重困难时期,那样全国的大饥荒,饿死成百万上千万的人,放在历朝历代都将是“盗贼蜂起,民变丛生”;一旦全国起来,在有“啸聚山林”“有枪便是草王”和“军伐混”的“历史传统”的中国,更不知将死多少人,民族又将陷怎样的灾难之中,社会又将发生多大的倒退!
但是,在泽东领导下,在他断然地以非常手段维护了那支队伍的统一思想、统一意志以及由此而大起来的“凝聚力”那崩溃和混没有发生,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奇迹般地摆脱了困难,重新走上繁荣。
据老人说,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,中国的男人都没了气,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三年,中国男人气转盛,中国女人大风,生育一个英国又加一法国,大概还不止这个数。
泽东为庐山上的“胜利”付的最大代价,不是折了彭大将军,不是为此担了骂名,甚至也不是随后刮起的第二次“共产风”在全国饿死多少人…
他付的最大代价,是越来越失去了真话。
泽东的本错误,不在于个人品质,而在于时代和文化。他的个人经历和所受全教育,不可能超越中国历史文化对他的限制。他可以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民主革命推翻三座大山,却难以胜任领导一场真正的工业革命。他凭着中国文化所赋予他的全智慧、勇气和力量,加之他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全优秀品质,行了不屈不挠、可歌可泣的探索。在这个探索中,他和他的战友他的人民,付了大的代价,终于建起初规模的大工业基础,可以抬起同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平等对话,平等往。他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,给了我们最终“腾飞”的政治保证和经济条件,使后人有了施展抱负和才华的可能。
不要嘲笑他的“三面红旗”、“大同、理想国”那是一曲悲壮的歌,不甘落后的探索者的歌。
一九五九年八月十九日,泽东登上了吉普车,载着时代和文化给他的胜利给他的失败下山
彭德怀比他早一天下山,八月十八日乘飞机返京,参加军委扩大会议,继续接受批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