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这里地势险要,只有京城长安要约其通。所以,整个关中之地占天下三分之一,人也不过占天下十分之三;然而计算这里的财富,却占天下十分之六。
古时,唐尧定都河东晋,殷人定都河内殷墟,东周定都河南洛。河东、河内与河南这三地居于天下的中心,好像鼎的三个足,是帝王们更迭建都的地方,建国各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,这里土地狭小,人众多,是各国诸侯集中聚会之,所以当地民俗为小气俭省,熟悉世故。杨与平两邑人民,向西可到秦和戎狄地区经商,向北可到、代地区经商。、代在石邑以北,地*匈,屡次遭受掠夺。人民崇尚直、好胜,以扶弱抑为己任,不愿从事农商诸业。但因邻近北方夷狄,军队经常往来,中原运输来的资,时有剩余。当地人民悍而不务耕耘,从三家尚未分晋之时就已经对其慓悍到忧虑,而到赵武灵王时就更加助长了这风气,当地习俗仍带有赵国的遗风。所以杨和平两地的人民经营驰逐于其间,能得到他们所想要的东西。温、轵地区的人民向西可到上党地区经商,向北可到赵、中山一带经商。中山地薄人多,在沙丘一带还有纣王留下的殷人后代,百姓情急躁,仰仗投机取巧度日谋生。男们常相聚游戏玩耍,慷慨悲声歌唱,白天纠合一起杀人抢劫,晚上挖坟盗墓、制作赝品、私铸钱币;多有男,去当歌舞艺人。女们常弹奏琴瑟,拖着鞋,到游走,向权贵富豪献媚讨好,有的被纳后,遍及诸侯之家。
然而邯郸也是漳、黄河之间的一个都市。北面通燕、涿,南面有郑、卫。郑、卫风俗与赵相似,但因地*梁、鲁,稍显庄重而又注重节。卫君曾从濮上的帝丘迁徙到野王,野王地区民俗崇尚气节,扶弱抑,这是卫国的遗风。
燕国故都蓟也是渤海、碣石山之间的一个都市。南面通齐、赵,东北面与胡人界。从上谷到辽东一带,地方遥远,人稀少,屡次遭侵扰,民俗大致与赵、代地区相似,而百姓迅速捷凶悍,不思考问题,当地盛产鱼、盐、枣、栗。北面邻近乌桓、夫余,东面于控扼秽貊、朝鲜、真番的有利地位。
洛东去可到齐、鲁经商,南去可到梁、楚经商。所以泰山南是鲁国故地,北是齐国故地。
齐地被山海环抱,方圆千里一片沃土,适宜植桑麻,人民多有彩丝稠、布帛和鱼盐。临淄也是东海与泰山之间的一个都市。当地民俗从容宽厚,通情达理,而又足智多谋,发议论,乡土观念很重,不易浮动外,怯于聚众斗殴,而敢于暗中伤人,所以常有劫夺别人财者,这是大国的风尚。这里士、农、工、商、贾五民俱备。
而邹、鲁两地滨临洙、泗,还保存着周公传留的风尚,民俗喜好儒术,讲究礼仪,所以当地百姓小心拘谨。颇多经营桑麻产业,而没有山林泽的资源。土地少,人多,人们节剑吝啬,害怕犯罪,远避邪恶。等到衰败之时,人们好经商追逐财利,比周地百姓还厉害。
从鸿沟以东,芒山、砀山以北,直到野,这是过去梁、宋的地方。陶邑、睢也是都会。以前,唐尧兴起于成,虞舜在雷泽打过鱼,商汤曾定都于毫。这里的民俗还存有先王遗风,宽厚庄重,君很多,喜好农事,虽然没有富饶的山河产,人们却能省吃俭用,以求得财富的积蓄。
越、楚地带有西楚、东楚和南楚三个地区的不同风俗。从淮北沛郡到陈郡、汝南、南郡,这是西楚地区。这里民俗慓悍轻捷,容易发怒,土地贫瘠,少有蓄积。江陵原为楚国国都,西通巫县、郡,东有云梦,产富饶。陈在楚、夏接之,通鱼盐货,居民多经商。徐、僮、取虑一带的居民清廉苛严,信守诺言。
彭城以东,包括东海、吴、广陵一带,这是东楚地区。这里风俗与徐、僮一带相似。朐、缯以北,风俗与齐地相同。浙江以南风俗与越地相同。吴地从吴王阖闾、楚申君和汉初吴王刘濞招致天下喜好游说的弟以来,东有丰富的海盐,以及章山的铜矿,三江五湖的资源,也是江东的一个都市。
衡山、九江、江南、豫章、长沙一带是南楚地区。这里风俗与西楚地区大相似。楚失郢都后,迁都寿,寿也是一个都市。而合县南有长江,北有淮河,是革、鲍鱼、木材汇聚之地。因与闽中、于越习俗混杂,所以南楚居民善于辞令,说话乖巧,少有信用。江南地方地势低下,气候,男寿命不长。竹木很多。豫章产黄金,长沙产铅、锡。但矿产蕴藏量极为有限,开采所得不足以抵偿支费用。九疑山、苍梧以南至儋耳,与江南风俗大相同,其中混杂着许多杨越风俗。番禺也是当地的一个都市,是珠玑、犀角、玳瑁、果、葛布之类的集中地。
颍川、南是原夏朝人居住之地。夏人为政崇尚忠厚朴实,还有先王传留下来的风尚。颍川人敦厚老实。秦朝末年,曾经迁徙不法之民到南。南西通武关、郧关,东南面临汉、长江、淮。宛也是一个都市。当地民俗混杂,好事。多以经商为业。居民以抑扶弱为己任,与颍川地区相往,所以直到现在还被称“夏人”